文/薄荷草
有一位小伙伴是我们课程里的学员,积极,开朗,热情。曾经是办公室那些乘风破浪的姐姐们的焦点人物,下班找他搭车,上班找他诉苦。

时间久了,大家对他的热心当成了理所当然,如果他有些不满足她们需求的地方,她们都会来抱怨。而这,也让我们的小伙伴有了苦恼,因为距离过近以后,似乎自己还要为她们承担工作的责任,有任何工作问题大家都会来找他解决,认为是他应该承担的,工作出了问题也认为是他的问题。
不过,小伙伴是个学霸型人物,每次学习完心理学知识后,都可以很快的应用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。
昨天,他给我们分享了自己的一个经历,就是当自己有了界限之后,自己可以自由选择是接纳别人的情绪还是不接纳别人的情绪。

一个同事,平时一有什么星星点点工作上不顺利的事情,似乎都喜欢找人问责,觉得别人都是错的,都是别人的责任,然后开始自己的说教,也不管自己说教的是不是对,有没有符合事实,反正给人的感觉就是别人怎么都这么能力差,别人工作怎么那么不用心,工作能力那么低。
我们的小伙伴已经对这个同事这种状态苦闷多时。最近,似乎他找到了应对的方法。
那天,她又因为觉得工作中一个问题来找我们的小伙伴问责。我们的小伙伴觉得,这在你看来是问题,但在我的工作角度并不是问题。然后小伙伴就怼了她:什么是我的失误?那个算是我的失误吗?我以为那是你跟领导之间沟通好的事情啊?
小伙伴说,以前她会把这样的她认为是失误的事情抓住不放,一直的说教,甚至宣泄她的情绪,说一堆指责的话。但现在,我这么反问她以后,她没有了说下去的意思,转身走了。

温柔而坚定地拒绝对方的情绪性指责,既保护了自己的界限,也让对方认识到自己的问题。
这个事情,在她看来是失误,但是在我们小伙伴的工作角度并不是失误。
当你对投射有了体验性的理解,你就能够在各种关系里,看到哪个是对方的,哪个是自己的。
就像我们的这位小伙伴,以前这位同事来找他指出她认为的错误时,小伙伴会觉得不认可,但是又无法辩驳,因为对方说的也有道理。那一刻,其实他处在一种,看不清到底是自己的感觉错了,还是对方的角度错了,觉得对方说得有道理,可是又觉得自己没有错。
因为,不知道为题出在哪里,不清晰这个过程到底如何让自己没办法处理自己的不舒服,所以只能接受对方甚至不合理的指责。

而现在,当他能够分清,这个事情本身,你有你的看法,我也有我的角度时,他就可以结合工作实际,说出自己的理解,自己的看法,甚至怼回去对方不合理的情绪性指责。
小伙伴说,有了界限,自我体系更加稳定,面对外界突发的压力源,更能快速地识别出自己的自动化反应和情绪。然后,可以带着情绪与这件事本身共存,一起应对当下的事件。